
1. 這週整體指數震盪量縮,週四(4/17)台積電法說基本上為利多,但因說法裡面展望中沒有辦法計入未來關稅影響,以及適逢美國休市(耶穌受難日),週五量縮到2000億以下。
2. 關稅豁免期間的一些族群都開始陸續有急單,包含記憶體、IC設計以及貨櫃航運,大家都想在關稅豁免期間大量輸出,以求短時間內可以讓產品洩壓,防止關稅生效後,買方賣方皆不願意負擔關稅。
3. 這邊整理台積電法說未來展望和QA,也在我週五直播中,這邊文字內容
2025 Q2展望:
2025Q2 預計營收約 284~292 億美元,QoQ約 13%,毛利率約 57~59%,營業利益率約 47~49%。
2025Q2 毛利率預計下降,主要是開始受到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開始產生毛利率稀釋效應,2025年海外晶圓廠會稀釋今年2~3%的毛利率,但長期而言毛利率能夠為將持續維持53%以上。
2025 年資本支出(CAPEX)預計於 380~420 億美元(維持原先預期),其中 70% 用於先進製程,10%~20% 用於特殊製程,剩下 10%~20% 用於先進封裝測試、封測、光罩等。
2025Q2增長的趨勢將保持非常高的水平,展望2025年度將持續受惠於AI的快速增長,預計晶圓代工2.0之下,會有11%的年增率(跟之前預計一樣)。
未來展望:
1.近期川普關稅政策下,台積電目前仍沒有看到客戶有的需求有受到明顯的影響。
2.AI產業持續快速增長,AI加速器在2025年會增長翻倍,對於AI的長期未來增長十分有信心,AI加速器未來的年複合成長約40%。
3.關於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投資海外晶圓廠,目前第一座晶圓廠採用N4製程技術,目前良率非常接近台灣的良率,第二座晶圓廠採用N3製程技術。
4.台積電特別強調,沒有跟任何公司有合資或技術分享。
神山 Q&A:
1. 關於的AI需求,對於CoWoS訂單的調整的消息,能否說明現在的供需狀況?對於2026年的產能分配計畫?
關於市場上CoWoS的謠言,過去CoWoS的需求是遠超出台積電的產能,現在仍是超出需求,但台積電的CoWoS的產能有稍微好轉,預期明年供需平衡有望改善。
2. 關於台積電赴美投資,及川普關稅政策,台積電怎麼看未來2-3年的大環境?對於海外晶圓廠速度加快,對於毛利率稀釋的看法?
台積電跟美國政府有很多的交談,台積電在美投資設廠的原因,是基於客戶考量及要求,未來預計2奈米的產能30%,將會來自亞利桑那州晶圓廠。關稅問題十分複雜,對於台積電來說需要高毛利率才能維持這種高密集資本行業,會持續跟客戶協商溝通定價問題。
3. 地緣政治風險升溫的情況下,台積電有多少信心可以維持原先的預期?
目前沒有看到客戶有任何明顯需求放緩的跡象。
4. 目前成熟製程的產能利用率?是否會把台積電的成熟製程的設備移去日本、歐洲?
台積電在成熟製程優勢是非常強的,其他競爭對手是無法跟台積電比較的,且也會持續加強日本、 歐洲的拓展。成熟製程的設備是否移去日本、歐洲,無法回答。
5. 美國針對台灣的半導體關稅,台積電是否參與了和美國的關稅談判?台積電增加在美投資,台積電是否可以得到關稅豁免?
半導體關稅談盤是由政府負責,台積電不參與。
6. 2025Q2財務預測,是否已經考慮了關稅,還是純粹基於客戶需求?對於未來半導體景氣的復甦及增長狀況?
2025Q2的增長預測基於N3、N5的需求,且強調台積電目前沒有看到客戶因為關稅而改變需求。
7. 關於長期毛利率稀釋,未來5年毛利率稀釋為2~3%,5年後毛利率稀釋會增長到3~4%,為什麼5年後會增長?
產能及關稅考量。
8. 關於赴美投資,在美國建造研發中心,這會跟台灣一樣,參與到核心的先進製程研發技術嗎?
希望亞利桑那州是可以獨立運作的。
9. 亞利桑那州投資的部分,未來第二、三座的晶圓廠的佈建狀況?
基於客戶的需求,若客戶的需求持續強勁,台積電將會加速晶圓廠的建設。目前第二座晶圓廠正在加速建設中。
10. 台積電加速在美投資,是否可以跟美國客戶協商更多定價?長期的毛利率展望?
台積電需要高毛利率才能維持這種高密集資本行業,目前跟客戶協商溝通定價良好,都還在持續協商中。
11. 美國禁止 AI GPU 進入中國,台積電仍認為 AI 加速器仍會有 100% 成長,這意味者中國之外,是否其他國家AI需求更強?
台積電確實看到 AI 的需求確實持續超出預期。
12. 台積電是否有考慮回購股票?
目前仍僅考慮透過配息,回報給股東。
13. 台積電對於 CPO、FOPLP技術有什麼看法?是先在台灣發展再帶過去美國?又或是直接在美國發展?
會依據不同的海外佈局,在不同的國家發展,討論這個還過早。
|
想知道更多、更即時的消息嗎?
加入Line@: @alan888 加入好友 看更多~
(102)金管投顧新字第012號 顧德投顧 服務專線:0800-299-888
本資料僅供參考,與所推介分析之個別有價證券,無不當之財務利益關係
投資人應獨立判斷、謹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