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被套牢的時候,你才明白出場比進場更難 當你有賺錢的時候,你不需要分析,也不需要投資顧問。可是,當你被套牢的時候,你想知道是該逢低加碼,還是認賠停損? 通常,你的朋友會告訴你,問題出在你沒有停損,你下不了這個決心,你盼望能有反彈,你想再等等⋯。 終於,你頓悟了,原來投資人所需要的分析,壓根兒不是技術面,基本面,或是財報的解讀,而是人性問題。 然而,更深層的人性問題其實不是在你身上,而是出在市場上的其他人。因為,你會套牢,是因為市場上有更多人站在你的另一邊:他們堅定不移地殺出,才害你手上的持股賠了。
你只是不明白他們到底比你多知道了些什麼。
現在來談一種情況。在訊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你還是知道一點,那就是必要時炒家會做線來騙線:當他要進場的時候,他肯定會把行情砍下去;反之,當他要出場的時候,他肯定會把行情拉高。
「萬般拉抬只為出」,這句話你應該有聽過。不過,萬般下殺可不一定是為了進喔,因為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那個「標的」真的玩完了。
如果萬一假設你的標的這次真的玩完了(競爭力與市場地位被邊緣化了),那麼你不需要分析也知道,在你發現這件事的時候就是出場的時候!
那麼,如何知道這家公司這次真的完了呢?一個簡單的方法是去看看他的對手們表現如何⋯
那些曾經是台灣之光的公司們交手的對象是國外的世界級公司(例如:HTC的交手對象是Apple)。當這些對手們的股價在走上升趨勢時,我們的台灣之光公司絕對在承受競爭壓力而不敢實話實說。
換個角度,這些「台灣之光的對手們」肯定有很多供應商是台商,所以,當這些xx概念股的台灣供應商在表現好的時候,我們的台灣之光很可能就在被人瓜分市場了。
再換個角度,什麼樣的台灣之光可以買?那就是他們的國外對手在收起來,在裁員,股價在走下跌趨勢。現在台灣有沒有這種公司?當然有了,只不過,他們都算是傳統產業,講究慢工出細活,講究真材實料,有時候還有特殊材質,有一些獨門配方,有一些文化元素…簡單講,這種台灣之光的公司不容易被複製。用巴菲特的話來說,就是他們的「護城河」夠深!
文章來源:商周財富網,撰文者吳嘉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