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自己購物無憂、下單無慮、結帳輕而易舉,近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新的線下購物體驗。
同時,線上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發展也幾乎到了行業天花板,且線上市場在中國或是海外都被零售巨頭壟斷,線下卻久未得到有力的挖掘。
於是 2016 年,亞馬遜開了第一家 Amazon Go 無人體驗店,帶頭開了一個先河。
隨後中國電商巨頭紛紛湧入這股熱潮, 但誰也沒料到,從火熱到荒涼,無人店只用了一年。
無人店怎麼成了「無人」店
2017 年 10 月,京東開了首家無人超市,用人臉識別和 RFID(無線射頻識別,後續轉為攝像頭+傳感器識別)的技術開了智慧化的大門。阿里用僅開 3 天的淘咖啡無人快閃店,以賣和京東差不多的餐飲和食品友情參與。
傳統零售商蘇寧、高鑫也欣然投入,大量實體零售商和網路創業團隊都捲入這個風口,知名的有繽果盒、猩便利、果小美⋯⋯各式各樣的無人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根據艾瑞諮詢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底,全中國無人零售貨架累計落地 2.5 萬個,無人便利店累計落地 200 家。
但試水溫對電商巨頭來說毫無壓力,而跟隨巨頭一頭投入「無人店」熱潮的新創公司就沒這麼容易了。
繽果盒子、小麥鋪這些新創公司的無人店,多則一年少則幾個月就輪番面臨開張和倒閉,儘管 2017 年繽果盒子CEO陳子林還表示商店已開始盈利,但下半年就爆出了業績下降、高階主管離職、裁員等負面消息, 2017 年 9 月,上海首批落地的繽果盒子無人便利店關閉。
到了 2017 年年底, 40 多家無人貨架企業裡就有 10 多家以結業收場, 2018 年各大店舖陸續倒閉破產,一時間,這些無人店都充滿了飛蛾撲火的壯烈。
從資金、技術、人力,到供應鏈、精細化運營、場景價值打造,每個新起的行業,都需要由各個鏈節穩定搭建才能長期發展,而無論是巨頭還是新創,都在不同的環節都遭遇了相同的阻礙。
對無人店本身來說,前期店面幾十個監控設備和後台大量雲端部署動輒幾十上百萬投入,雖然線下的人流成本比起線上低很多,但其實相比傳統店面,無人店僅僅就是少了收銀員的成本,其餘補貨、整理、清潔、運營照樣需要人工進行。
另外,後期無人店也面臨著不斷迭代的技術升級和改進,以及作為新興市場需要宣傳和普及產生的巨額資金,這些都成了壓倒無人店持續發展的稻草。
對於顧客來說,無人店與傳統零售店首先的區別就在於進店的體驗,但人們多少會在第一次進入無人店時,對繁瑣的註冊過程和支付過程感到頭疼,另外店內少了貼身導購,特別是對於主營衣物鞋帽的蘇寧,無疑在用戶體驗上更加減分。
而無人店內的智慧技術也並不算成熟,經常會遇到用戶無法識別、無法結算、無法開門等等故障,出現一次可能就讓顧客不會再有進第二次的欲望。
以上問題導致的人流減少,直接讓本來就略顯單一的商品更難以銷售和及時更換,因此食品質量問題也層出不窮。前期高成本、低利潤,再加上竊盜問題無疑是火上加油。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原本是無人店最大的賣點,但企業在投入巨大資源後,非但沒省掉成本,還加大了其他投入。
前期這原本是一個很好的模式,加上投資回報期較短,吸引了資本的追捧,據不完全統計,整個無人零售市場過去兩年的投資資本總量已達 460 億元人民幣,但企業並沒利用模式賺錢,而是不斷擴大規模,幹掉一起進入這個投機創業潮的競爭對手,資本見勢不對收手後,企業卻只能陷入競爭的泥淖裡持續虧損。
所以如眾多消失在風口裡的創業項目一樣,它們紅得快,死得也快。
雖然無人店無疑比起傳統商店有著強大的便利性優勢,如顧客無需排隊、快速識別、一刷即付等等,但它只是提供了一個全新但不成熟的「無人購物體驗」,而並沒有改變商業的核心——盈利。
在這個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試驗和解決的過程,它們依然逃避不了門可羅雀的命運。
這是一群時代先驅的試水溫,也注定只是巨頭間的博弈遊戲。
所以, 亞馬遜的 Amazon Go 依然能夠高歌猛進,雖然在美國還只有 10 家門市,但不僅屢見 Amazon Go 技術更新、功能增多的消息,門市也在不斷擴張,它們希望 2021 年前在美國開設 3000 家實體店。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最新估計,Amazon Go 的收入比普通便利店增加了約 50% ,平均年收入估計為 150 萬美元,並預測2021 年 Amazon Go 將達到 45 億美元的規模。
飽受網路電商衝擊的零售巨頭沃爾瑪,也不甘示弱地開起了「未來商店」,名為「智能零售實驗室」(簡稱IRL),無論從技術布局還是智能設施,都與 Amazon Go 無異,但是:
這不是一家無人店,在 IRL 近 1512 坪的空間裡,站了 100 多位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