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美貿易戰以及對各自供應鏈的影響

0
1974

去年,高盛曾發布一份報告,其中幾乎預見了我們所目擊的貿易戰現況。而對未來,高盛也為我們留下了諸多線索。
  據人民日報報導,北京時間23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中國價值高達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65億元)的商品徵收懲罰性關稅!主要針對智能科技和通信產品,以及其他涉及知識產權糾紛的領域。
  以下為高盛報告正文摘錄:

前言:25年和3000億美金:供應鏈能否轉移?
美國和中國的潛在政策轉變旨在促進當地製造業,從而威脅到全球供應鏈25年的投資。我們研究了生產轉移在資本和時間上的成本,以及這將如何影響公司、工人和消費者。我們觀察全球吸引力對三種不同產品:智能手機、服裝和飛機在生產路徑的影響,來識別供應鏈中的各個環節,其中勞動力、知識產權和產品週期三個變量創造了新的貿易模式出現的可能性。
  我們認為,將智能手機或服裝的供應鏈轉移到美國至少需要5年時間,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勞動力的挑戰(包括成本和供應)。我們估計,如果在美國生產,服裝的生產成本可能會增加46%,智能手機會增加37%,進而導緻美國消費者價格上漲15%(假設代工廠和零售利潤沒有變化,而且在任何外匯變動之前)。我們看到了中國在製造大型商業飛機領域關於知識產權、安全及長期產品週期方面的障礙。
  一些讓我們驚訝的事實: 
  1、自動化有可能減少電話組裝中傳統線路工人的數量,但卻創造了新的工程角色。一位專家估計,自動化可以將最終組裝所需的人員數量減少40-70%。然而,這需要代工廠改變產品週期和設計,以使自動化成為現實。
  2、中國購買的機器人比美國多,儘管製造業的勞動力成本僅為2-3美元/小時。
  3、在智能手機和服裝製造業中,有超過50%的工作是在生產的最後階段。因此,只轉移部分供應鏈的政策可能不會創造很多就業機會。第一章:中美貿易簡介  根據Rhodium Group的數據,過去25年,美國實體在中國和中國實體在美國的累計投資近3000億美元。中美之間的經濟往來多年來一直在增長,美國企業從1990年到2015年在中國投資了近230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同一時期在美國投資了640億美元。  許多貿易額重大的往來是在跨境投資市場內。例如,從2000年到2015年,中國對美國在科技和電氣設備上的出口增長了17%,而中國的鞋類和服裝出口同期增長了16%。我們認為,美國企業對中國的投資,是出於對新收入機會的興趣,或是接近其他供應商的優勢,同時也有機會減少在勞動力方面的支出。數據顯示,美國公司在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既能獲得市場准入,又能降低勞動力成本(中國的製造業僱員人數超過1億,而美國祇有1200萬)。你可能不知道中國是一個比美國更大的手機、飛機和服裝市場。全球FDI導緻美國對中國在電子和服裝等領域的貿易逆差,以及中國對美國在運輸和農業等市場的貿易逆差。


  根據Rhodium的數據,美國有71%的外國直接投資是投資於像工廠這樣的綠地項目,而餘額則用於收購。與美國公司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收購活動金額幾乎占到總投資額的90%。
  2015年,中國在美國的直接投資首次超過美國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儘管我們認為資本管制和外匯問題有一定的影響)。



中國已經成為許多產品的重要消費市場。

  中美成本不同——在美國,電力成本較低,而中國的環境執法可能會滯後。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進一步證明,勞動力成本下降在​​外國直接投資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美國,由於一些因素(比如電費),做生意的成本實際上低於中國。我們注意到,中國對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的計劃沒有美國那麼嚴格。


第二章:轉移政策
  美國的目標是增加國內製造業,而中國的目標是增加某些行業的本地採購。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的美國政策,如邊境稅和關稅,旨在增加當地製造業,但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有一個潛在的競爭目標:在飛機和半導體等領域增加本地生產。
  高盛經濟學團隊認為:1)基於目標的邊境調整稅可能會導緻美國的總價格水平上升0.8%,不包括淨利潤率收縮和外匯波動。2)美國企業的平均出口關稅為4-6.5%,但中國的進口產品在美國的平均關稅約為3%。

  中國應對美國關稅或邊境稅的選項包括報復性關稅,使美國企業在中國的商業環境更加艱難,以及外匯政策的變化。一個例子說明中國政府可能如何應對,2013年在愛德華·斯諾登事件之後幾週,中國將美國幾家大型高科技公司思科Citrix系統、英特爾McAfee系統從中央政府採購中心(CGPC)名單移除。在FY13和FY14,思科的中國業務分別下降了5%和6%;在IBM的3Q13財報電話會議上,該公司首席財務官表示,中國的銷售額下降了22%。

  在美國,創造更多製造業的一個共同挑戰是勞動力,每小時6-7倍的中國製造成本(和熟練勞動力的可用性。在中國,主要的挑戰是圍繞足夠的知識產權。一個讓我們吃驚的數字是:中國的研發投入佔GDP的比重從2000年的不足1%提高到現在的2.1%,與美國相比,美國在2015年的研發強度為2.8%,2000年為2.6%。

  在一些領域,如智能手機和汽車行業,這種增長的焦點很可能會導致更高的市場份額。中國手機製造廠的全球市場份額從2011年的11%增長到2015年的33%。同樣,中國汽車製造廠的全球市場份額從2000年的3%增長到2016年的12%。

  2016年3月,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了中國政府在第十三屆財政年度的首要任務,重點關註一個關鍵的中國目標:提升附加值製造供應鏈。為了加快這一轉變,政府將重點放在通過技術轉讓、規範外國投資和技術進口、促進中國技術出口等方面對新興產業進行升級。2025年“中國製造”在十個行業進一步尋求“構建國內公司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目標,逐漸取代國外技術和產品,且國內技術和生產首先應用於國內然後輸出國外”:新能源汽車、新一代IT、生物技術、新材料、航空航天、船舶、鐵路、機器人技術、電力設備、農業機械。

  在智能手機和紡織業中,將製造業的就業機會轉移到美國的共同挑戰是勞動力,包括勞動力成本和熟練員工的可用性。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大學排名調查的數據,美國的大學教育水平繼續保持高水平,大學排名也很靠前。自2000年以來,中國已經縮小了與美國的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差距,但美國的入學率仍然很高。然而,中國學生獲得的工程學學位的數量明顯高於美國。2013年,中國有超過100萬人獲得了工科學位,而美國則不到20萬人。在美國,鑑於勞動力成本大幅增加,以及數量相對有限的訓練有素的員工,一種可能的增加製造業的途徑是提高自動化程度。重要的是,自動化將改變未來“生產線工人”的工作類型,並且需要更多的工程技能來進行過程控制、統計測試和基礎編程。這些工作往往需要工程學位,而中國培養的工程師比美國還要多。

  作為衡量中國和美國自動化程度的標準,我們考察了機器人技術的普及程度。令人驚訝的是,儘管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並不高,但中國是機器人銷售的最大市場,佔全球總需求的27%。因此,我們認為勞動力成本並不是決定提高自動化或生產地點的唯一因素。然而,中國在機器人密度方面繼續落後於其他國家。2015年,中國每1萬名製造業工人中有49個機器人,而美國有176個。

第三章:手機、服裝和飛機製造案例分析
  對於手機,我們認為可能需要5年時間,300-350億美元資本支出,才能將供應鏈轉移到美國,並沒有考慮任何重大轉變可能帶來的生產過程的變化。假設仍利用工人生產,而不是更先進的自動化,我們估計生產成本可能增加37%。然而,由於幾乎所有這些增加的成本都來自最終組裝的勞動力,代工廠可能會改變設計和產品週期來實現自動化。
  在服裝方面,我們認為,要找到並培訓足夠的勞動力,將供應鏈轉移到美國可能需要5到10年的時間,因為在美國,該行業只有約25萬名製造業員工,而中國有800- 900萬員工。生產成本可能會上升46%,而消費者價格可能會增長14%左右(假設零售商/品牌利潤率沒有變化,沒有外匯影響)。
  對於飛機來說,中國專注於發展技術,但在寬體飛機知識產權方面存在雙頭壟斷,產品週期很長,同時安全要求很高。美國製造還是中國製造?  中美貿易和製造業比較:10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