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拉開序幕,展望經濟前景,元大寶華與台經院均認為,今年景氣最大變數,有美中貿易戰、金融市場波動、國際政經情勢不穩等,這些變數將如同鉛塊,加速景氣下墜。
全球景氣放緩,預估今年經濟成長低於去年
全球景氣擴張步調減緩,全球經濟預測及商業諮詢機構 IHS 預測 2019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 3.0%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 2019 年全球貿易量增 4.0% ,分別低於 2018 年的 3.2% 及 4.2% ;台灣各機構也預估國內今年經濟成長低於去年,預測值介於 2.18% 至 2.6% 。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指出,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雖然較去年低,仍高於長期平均,只是景氣不平衡的狀況更加明顯,美國還是不錯、歐洲政治風險升高、中國趨緩情勢加劇,由此可見,主要國家已經在景氣的末升段,各自依不同的速度向前行。
梁國源認為,台灣同樣處於景氣的末升段,但恐怕更接近尾端,再踏一步就要進入緊縮期;因為台灣除了受到外在情勢影響,還有自身問題,尤其經濟成長動能不足的情況下,政府卻因九合一選舉結果不如預期,內部出現雜音,如果無法盡快整頓、拿出積極作為,國際情勢一旦惡化,可能難以及時反應。
拖累台灣經濟的 3 個原因:中美貿易戰、金融動盪、國際情勢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認為,景氣已處下行階段,而且速度頗快,今年也將持續受到「3 個鉛塊」拖累,一是美中貿易戰,對於製造業出口可能會有影響,二是金融面的動盪,美國今年預計升息 2 次,歐洲央行下半年可能跟進升息,接棒扮演吸金角色,新興市場資金若因此有劇烈波動,國際股市也難置身事外。
至於第 3 個鉛塊,孫明德表示,國際政經情勢不穩定,今年第 1 季英國脫歐會愈吵愈兇,地緣政治也充滿不確定性,台灣是小型經濟體,如果外在環境不穩,甚至需求降溫,勢必受到波及。
觀察近期國內總體經濟數據,國發會 11 月景氣燈號分數驟降,距離代表「低迷」的藍燈只剩一步之遙,中經院發布 11 月經季節調整後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續跌 3.8 個百分點至 48.0% ,跌破榮枯線(50%),為 2016 年 4 月以來首次呈現緊縮。
另外,台經院調查的 11 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跌至 86.01 點,為 2009 年 3 月以來、近 117 個月的新低。
庫存去化、升息循環告終,下半年景氣有機會反彈
孫明德認為,其實去年第 3 季起,台灣景氣就已經反轉向下,而上述 3 個鉛塊會加速景氣下墜,只能期待今年下半年,廠商庫存陸續去化完畢,開始有新的採購或投資,且美國升息循環告終、歐洲央行腳步不要太快,如此一來,利空出盡,全世界也有了喘息空間,屆時有機會期待景氣出現谷底反彈的訊號。
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則說,今年外在變數多,出口比較有疑慮,但內需在政府加碼投資、薪資穩定成長的情況下,會有支撐力道。
總體而言,鄭貞茂認為,國內外預測機構對於景氣放緩已有共識,甚至部分智庫看法偏向悲觀,推測是因為金融市場擾動較劇烈,以及外在環境充滿變數,信心面受到影響所致。但其實去年企業獲利不錯,經濟數據雖走低,也還維持一定水準,顯示基本面有支撐力道。
基礎建設與台商回流穩住經濟
鄭貞茂強調,今年景氣是「溫和走緩」,且前瞻基礎建設進入執行高峰,可帶動投資;另外,政府除了引導台商回流,也正盤點刺激民間消費措施,顯見政府態度積極,持續尋找著力點、穩住經濟成長動能。
不過梁國源提醒,九合一大選的選舉結果等同否定政府近年作為,政府應該重新省思政策方向,不能再追求傳統思維的成長,從過往「拚經濟」的模式轉為兼顧所得分配、全民福祉的「包容性成長」;同時,外在情勢動盪,尤其台灣夾在美中兩強之間,必須穩住自己的角色,盡快找出突圍之道。